English

关注建筑艺术的未来

2000-04-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实习记者 刘丽梅 封凯栋 我有话说

最近,洋洋五大卷、数百万字、数千张图片并配有资料更为翔实的光盘的《中国民族建筑》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书一问世,就吸引了建筑界、出版界乃至广大读者关注的目光,人们都迫切地想了解这本书的情况。那么,这样一套规模宏大的图书,究竟在内容上具有什么特色?它对于今后中国民族建筑的研究和当前的建筑实践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的专家学者。

一部弥补空白之作

被访人:萧默(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

这本书我感觉最大的特点是资料丰富,在继续前人的工作的基础上大大补充了以前资料上的空白。我只看到了《中国民族建筑》的第二卷,书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筑的实例,是我以前从没见过的。

以前我们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研究确实不够。三、四十年代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研究的开创时期,那时还在抗战,当时由于经费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很多精力放在少数民族建筑上,只能着重于中华民族的主流建筑——汉族建筑的研究上。梁思成、刘敦桢几位先行者在北京创办营造学社,主要研究华北建筑。抗战时期学社迁往西南地区后,他们就近接触到一些少数民族建筑,记录了漓江纳西族民居等少数民族的建筑实物。刘敦桢先生还留下了一篇云南塔状建筑的研究文章。但还没有对少数民族建筑大型的、专门的研究。后来设计院以民居调查为主,从体现和弘扬当地民族文化的角度收集各地民居资料,按省份和地区分类,出版了《新疆民居调查》、《浙江民居》之类的书,还不是专门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研究。后来影响较大的《云南民居》和《云南民居续编》比较细致地收录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建筑,除民居之外还包括了如宗教建筑之类的其它建筑类型。但研究力度还是不够。当时迫于出版条件的限制,书中多是黑白照片,很少彩印。建筑史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像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篇幅本身比较有限,图片占去很大篇幅,文字部分只有十几万字。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建筑,但由于它是一本史书,所以是按照时代顺序而不是地区体例编排的,少数民族建筑按时代和汉族部分混在一起。其中的资料不够丰富,提到的民族很少,建筑类型也不全。这是《中国民族建筑》出版以前的大致情况。

首先这套书我感觉最大的特点是资料丰富,在继续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大大补充了以前资料上的空白。我只看到了《中国民族建筑》的第二卷,书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筑的实例,是我以前从没见过的。目前我们的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实用来研究,是为了在新的建筑实践里面体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建筑研究以掌握充分的资料为基础,除了文字、绘画、遗址保存下来的,最重要的就是实物资料。这本《中国民族建筑》就在这些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收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的研究才是扎实的。

第二个感觉是书的作者涉及面很广,他们中有建筑设计工作者、文物保护工作者,有大学的学生和教师,还有专门的建筑历史学家、研究者,甚至还有图片社。有些照片需要现场拍摄,这是我这样的研究者力不能及的。有了图片社的支持,这里的图片都很精美。有设计院参加,测绘制作了许多漂亮的线图,这一点也很令人赞赏。

第三点,我能感觉到出版社对这部书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这是很少见到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作为一个学者最希望得到出版社的理解和支持,但是目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出版社往往说“读者是上帝”,但我认为“作者是上帝”也同样重要。三、四十年代叶圣陶、邹韬奋这些著名的出版家,他们都很注意培养作者、尊重作者,在商业利益以外还有更高的追求。现在有些出版社只注重短期行为,既伤害到作者又妨害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我认为这部书的出版者——江苏科技出版社对于作者就是非常尊重的。书籍的装帧、纸张、印刷、美工以及整体宣传的力度都很到位。并且,在传统的书籍出版方式之外还配备了光盘,真正使学者辛苦得来的研究成果和材料不致湮没。我认为这样的出版社是有长远眼光的。

守望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

被访人:罗哲文(中国文物局古建筑学专家,本书顾问)

从世界背景来看,全球一体化的趋向使得建筑文化也面临特色危机,保持地区的、民族的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具特色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套《中国民族建筑》从构思到出版时间很长,前后有将近20年的时间,当初的总体构想就是全面反映中国多民族的建筑艺术特色。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建筑特点就是包括各民族的建筑特点,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这一点很重要。比如藏族有它的特色建筑布达拉宫,青海、甘肃地区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西南地区有苗族、侗族建筑。从目前看来,这套书比较全面的把中国建筑的多民族特色反映出来了,这是以前的同类图书所没有的。

以前我们对少数民族建筑的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所以有许多对中国建筑的认识很不全面。比如,过去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建筑就是“大屋顶”,其实我们中国的古建筑“大屋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很多建筑形式都不能被这样简单概括。像藏族的建筑基本上就是平顶的,还有伊斯兰的建筑也不是“大屋顶”。这套《中国民族建筑》就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中国的多民族建筑,可以有助于改变过去对中国古建筑的了解不全面的状况。

建筑形式根植于文化传统,建筑是最能形象地反映一种文化特色的。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建筑,传统古建筑也会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世界背景来看,全球一体化的趋向使得建筑文化也面临特色危机,保持地区的、民族的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具特色的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是在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求得发展的,传统建筑一方面作为民族的历史保存下来,另一方面也是发展现代化的依据,也是我们当前进行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此外,传统建筑遗产,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甚至发展地区旅游观光事业,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外来文化冲击下的民族建筑

被访人:张钦楠(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本书顾问)

面对外来建筑艺术的冲击最重要的是认清自身建筑艺术的文化根源。每一种建筑艺术的形式都会有相应的文化根源。单纯的原版照抄外来建筑形式只会丧失自己的特色,丧失建筑艺术的文化依托,使建筑艺术与文化生活剥离,甚至无法立足。

当初编委会决定编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本民族建筑专著的意义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它收集大量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建筑文化起到了一个收集整理的作用。对我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工作无疑非常有价值。第二,它追溯民族建筑文化根源、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对民族的建筑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本身起到了一个继承发展的作用,那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了。

20世纪以来,中国形式的建筑传统正遭受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投降观点。在文化的冲撞中,由于贫富差距,富裕一方往往被认为其文化、其建筑艺术也是先进的,贫穷一方只要全盘照抄就可以了,结果必然会丧失自己的民族特性;另一种观点就是闭关自守,抱住自己的风格不放,也必然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认为,面对外来建筑艺术的冲击最重要的是认清自身建筑艺术的文化根源。每一种建筑艺术的形式都会有相应的文化根源。单纯的原版照抄外来建筑形式只会丧失自己的特色,丧失建筑艺术的文化依托,使建筑艺术与文化生活剥离,甚至无法立足。

《中国民族建筑》对我国当代建筑艺术创作也有指导意义。现在国内的建筑很多的是学习西方的工艺技术,采用先进的材料,而往往忽略了这应该是对本国文化的继承与对外来建筑文化分析的相结合。像我国的宫殿建筑庄严宏伟,与欧洲宫殿室内的金碧辉煌是不同的。梁思成先生就深深陶醉于中国古建筑的节奏和旋律。然而这种传统建筑艺术特质在国内很多建筑中并没有很好的保留下来。在这方面,印度的民族建筑艺术就保留发展得很好。印度常年潮湿高温,因此通风散潮尤为重要;因而印度的城市布局并非方块布局,而是弯曲阴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漫步建筑文化,并形成了专门的漫步建筑学,印度的亚运村就有着明显的漫步建筑风格。

重视民族建筑文化特色,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共识。西方出版的《世界建筑史》,长期只有欧、美分卷,而把我们亚洲、非洲、拉美等等统统归为“其他”,认为他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是最好的,其他民族只要照抄就行了;然而现在他们都在反思,都在批驳这个“欧美中心论”,《世界建筑史》不单有了各洲分卷,而且他们现在对其他民族,像对我们的研究学习,甚至做的比我们自己还好。因此,我们也应该抛弃汉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尊重其他民族的建筑文化传统,并且从其他民族那里汲取营养。

走向民族多元化

被访人:王启龙(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藏学博士)

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汉民族文化在其辉煌的发展进程中,从来都没有孤芳自赏,始终是在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中向前发展的。汉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这与它不断地吸取兄弟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的营养是密切相关的。

这套丛书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从事什么研究的,他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说,我是研究藏学的,也许对藏民族的建筑,包括藏族民居和藏传佛教寺庙建筑方面的感性认识会比对其他民族建筑的认识要多一些,但谈不上对建筑及建筑艺术本身有什么研究。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的出版就弥足珍贵了,因为它能为我们提供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民族建筑的总体概貌,可以说是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重要参考价值不但对民族方面的研究者是如此,而且对建筑领域的专家或者说其他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来说也是如此。

这套丛书比较重视搜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这跟过去的同类书籍是大不一样的。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56个民族文化共同组成的,决不是某一个民族或两个民族的文化就可以代表的。过去的出版物没有像这套丛书这样全面重视搜集民族建筑,或者说搜集得不够充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当然,谈到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艺术创作方面的转变趋势,我想这是新时期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的一种必然趋势,或者说是一种潮流吧。应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时代在呼唤一种艺术精神的再现或者升华!事实上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汉民族文化在其辉煌的发展进程中,从来都没有孤芳自赏,始终是在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中向前发展的。汉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这与它不断地吸取兄弟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的营养是密切相关的。同样,在这种交流中,各民族文化自身也得到了弘扬与发展。就象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的关系也是差不多,无论多么金碧辉煌的宫廷建筑,它的艺术营养归根结底来源于民间,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